天界之舟推薦「福慧雙修」,但服務人群很耗時、雜事很多,心都被攪亂了,可以先修慧再修福嗎?或是修慧多一點、修福少一點呢?
老師說要福慧雙修,但我聽說有的修行團體是先修慧再修福,我覺得有道理,因為服務人群很耗時,而且雜事很多,時常搞到很煩惱,禱告幾小時也靜不下來,心都被攪亂了,今生還能證阿羅漢嗎?
我可以先修慧再修福嗎?或是我可以修慧多一點,修福少一點呢?
其實以前我們有演講過類似的主題,這個是很好的問題,確實有很多修行宗門的看法不太一樣,那麼我們是比較推薦福慧雙修。
有的修行宗門確實是有談到先修福再修慧,或者是先修慧再修福。
那當然哪,這個根據個人的感受,這個提問者,如果他打算先修慧再修福,也無不可,只是這個福報啊,不一定是從服務而來。
而且服務可以很輕鬆,也許我們可能把服務兩個字,把它當成跟苦行很接近,所以說就會覺得很沉重。
心中恆存善念就是在做福報
實際上,我們要提供多少的服務,其實是根據你自己的能力的,你沒有那麼多時間,你沒有那麼多的體力,那你就不要提供這麼多的服務。
何況服務啊,也不是說專門在某一個地方,做某一些志工的事情,廣義地來講,天底下處處都可以修福德、福報,你只要心存善念,跟親友相處的時候,熱心幫助他人,這就是在做福報了嘛!
古道熱腸、有情有義,就是在做福報
親友甚至於陌生的路人甲、路人乙,你都很熱心地提供幫助,一片古道熱腸、有情有義的樣子,這個就是在做福報了嘛!
福報並不是一定要在某一個慈善團體,或是某一個機構、某一個道場,在那邊很辛勞才叫做服務,不是的。
乃至於你在職場上面很公正、很照顧部屬、很照顧同僚,這個都是在修福報啊!
所以各位要把福報這兩個字,福德或福報這兩個字,要把它看得廣大一點,那麼至於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地方來專門擔任志工,當然也是可以啊,就看個人的意願。
服務,是為了藉事練心
但是這個提問的人,他可能是參加的服務的內容可能太多,或者是份量太重,或者是比較複雜,所以他會覺得煩惱。
實際上,我們在服務的時候也是要藉事練心嘛,透過很多的人事物的磨練,然後看看自己的心會不會動心起念。我們服務的目的確實是為了練心,倒不是只是為了服務而已。
引用歌曲:掃心地
掃心地這首歌啊,非常地感人,我們都聽過很多次了。掃地、掃地,要掃心地,如果你只有掃地,不掃心地,那就空掃地。
推薦閱讀:周利槃陀伽-掃塵除垢的佛典故事,經典佛曲【掃心地】掃塵除垢,啟動佛性
煩惱的來源不在服務,而是沒有把心擺平
服務的目的就是要平你的心哪,我們不管天涯海角,你在哪一邊服務,你總是要藉事練心。
有人在服務的過程中,還在爭奪這個、爭奪那個的,在服務的過程中,還在評論這個、論斷那個的,當然心就不平順嘛,會起煩惱嘛。
所以我們有時候煩惱的來源不在於服務,是你沒有把你的心擺平。
如果你知道服務的目的就是要藉事練心,尤其有一些服務是比較辛苦的,那越大的逆境就是越好磨練的機會。
反之,你很會參加志工團隊南征北討,可是心地一直都沒有擺平,這個叫做空掃地啦、空服務,這個意義就不大了。
服務中得到報酬就沒有福報了
當然,如果說我們在做志工的時候,在服務的時候,還跟人家爭奪這個、計較那個、評論這個、論斷那個的,你當然回家都不高興嘛。
服務就是幫大家的忙嘛,這樣子就好了,你不要希求什麼東西,如果你在服務當中有所希求,而這個希求也都給你了,那你就得到報酬了,那就沒有什麼福報。
所以最好的服務是不奢求有回報的,更不必要在服務當中爭奪是非大小,所以在做服務的時候一定要了解,掃地要掃心地,你不掃心地就空掃地,空服務。
引用唯覺老和尚談話
佛法常講「福慧莊嚴」,福報來自於善法的薰修。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,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;沒有福德,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經常一籌莫展,所以福報的薰修很重要。
—唯覺老和尚2003/4/29談話
忙到沒有時間行善佈施,也是一種損失
福慧是不是要雙修?如果你不要把修福報都看成是比較辛勞的勞動服務,不要往這方面去想,其實天涯海角,心存善心、有情有義地幫助親友,甚至於陌生的路人,常存這片善心,都是在做福報,都是在培養福德。
相反地,你就沒有這一顆幫助別人的心,當然,在這個社會競爭的壓力之下,很多的民眾啊,因為長期的社會壓力,所以他有休息時間哪,他就只想要補眠,或者是做一些休閒活動,所以他也沒有什麼行善佈施的計畫。
有些人我知道他不是故意,而是他真的很忙碌、壓力很大,所以一旦放假,只想要休息。
不過你要注意到,這是你人生的抉擇嘛,所以說因為你一直都沒有在薰修這個福報,也許是太忙,其實太忙導致你沒有辦法去行善佈施,也是一種損失啊。
太忙,搞不好也是一種負面的反作用力,有時候讓你忙到沒有時間去修慧,沒有時間去修福,損失很大喔!
沒有福報,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
人家說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包含你想要先修慧好了,你想好好地修慧,你就會遇到很多障礙,沒有辦法真的入禪定,沒有辦法真正地開悟。
正要好好修行的時候,突然間又發生什麼事,根本沒有辦法靜下來好好地修行,為什麼會這樣呢?做任何事情都遇到困境,這怎麼回事呢?
因為你沒有福報,可能在你過去一兩百年的人生歲月當中,你很少想要去幫助別人,都只求自己的利益。
其實縱然在職場上,大家都領薪水,你還是可以幫助很多人,大家也不要那麼現實嘛,只顧自己的事,團隊合作很重要,你就心存大慈大悲、有情有義,幫助這個人、幫助那個人,因為你過去一百年、兩百年,甚至於五百年有這個好習慣,因此你幫助過的人很多,你今生要做大修行,就很多人會來幫你。
沒有福報保護,很容易會走偏
縱然你沒遇到這個事阻礙你修行,沒遇到那個事阻礙你修行,你可能會讀經典都讀不通、背不起來啊,或者是讀經典,解釋都解釋錯誤,或者是上網去找資料,你就會找到比較偏差的解釋,這都是屬於沒有福報。
沒有福報在保護你的時候,你很容易走偏,為什麼呢?因為你的人生哲學就是只管自己的事嘛,沒有幫助人的那一片古道熱腸,所以你得不到宇宙眾生的幫助。
你在上網要搜尋修行資料的時候,很多護法善神根據你個人的風格,因為你只管自己的事嘛,護法善神也就不會為你開路,不會為你在靈界苦戰,因為你從來就只管自己的事。
所以說,你找修行的資料就會找偏,解釋就會解釋偏,因為跟你在一起的靈,都是那個只管自己事的靈嘛,甚至於好不容易讀對、找對資料了以後,又很容易忘記,就是記不得。
在福報上沒有虧欠才能隱遁修行
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包含修行也是喔,你別以為可以先不管天下事,有很多能夠在深山、在古廟裡頭隱遁禪修的人,很多是在福報上面沒有虧欠的人,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隱遁修行。
你要隱遁,你必須要福報很夠喔,否則的話,你隱遁起來想要無師自通,結果你找到的資料都是偏差的資料,你的念頭想的都是偏差的修行法門。
所以你要隱遁,想要隱藏在古廟當中禪修、不問天下事,你得先衡量一下,你前世今生的福報夠不夠。
其實也很容易體解自己的福報夠不夠,你就看你今生是不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,還是一個很冷漠的人,你自己可以察覺出來。
如果你發現你不是一個古道熱腸、喜歡幫助親友的人,你不是這種人的話,奉勸你不要隨便地隱遁,搞什麼無師自通,很危險,你會找錯資料、修錯方向。
反之,你察覺自己真的一向就有這種古道熱腸,幫助親友甚至幫助路人甲、路人乙,然後看到電視上面有些可憐的個案,你就很想要匯款去幫助他,心地很好,那你這個人可能可以隱遁修行。
人的福祿壽是過去的努力,過去種因,現在受果;這一生能享用一百萬、五百萬、一千萬,是過去修善積福累積下來,那是與生俱來,一般人說先天所帶來的。
所以,要改變命運,要靠自己現在的努力,才能改變未來的果報。如果不知努力,這一生只能隨因緣果報流轉;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,現在就要從惜福、修福做起。
—唯覺老和尚2003/4/29談話
福報、財富、壽命都是過去累積而來的果
福、祿、壽,包含你的壽命,祿,你的財富,還不止是福報而已,還有你有多少錢、你有多少壽命,都別怪別人,這都是你自己過去種的因,現在受的果。
這一生能夠享用一百萬、五百萬、一千萬,是過去修善積福累積下來,很多人可能不太相信佛門這種看法,「我能夠有一千萬甚至我有一億,這是我打拚來的啊,你不要老是講什麼前世今生,我不信哪!一定是我今生打拚來的!」
我跟大家講,你還是要相信前世今生,如果你沒有前世所種的善因,福報的善因,你未必會有這個理財的頭腦啊!你未必會有這種口才啊!你未必會有這種學習技能的專長啊!
地府算得非常地清楚,你的福報很深,今生應該要很富有,祂會給你安排很好的頭腦、很好的口才、很好的技能的機會。
反之,你沒有什麼福報,有很多人的頭腦比不上別人的,很多人的學習能力比不上別人的,很多人的口才比不上別人的,因為你比較沒有財富的福報,所以就不給你了,給別人了嘛!
所以各位要了解,你今生可能有這個理財的頭腦,甚至於有這個好運氣,這個跟前世絕對有關係,否則你就出生在一個比較弱的大腦、比較弱的口才、比較弱的學習能力的一個肉身當中。
你還沒有出生之前,地府就按照因果幫你安排好了,所以你出來以後就有這個環境,就有這個頭腦、有這個口才、有這個技術,就賺錢越來越多,還有包含那個好運,所以唯覺老和尚講的我認為是千真萬確。
改變命運要靠現在努力種善因
那是與生俱來的,一般人說先天所帶來的,你今生的財富多少,你還沒出生前,地府已經幫你算好了,你今生應該有一千萬的存款,還是一億的存款,還是只有一百萬的存款,算得好好的。
當然你今生還可以再透過努力去開發啦,但是前世帶來多少是固定的,而且地府會幫你去獲得。
假設你今生應該有一億的果報,祂就會幫你安排一個反應很敏銳的頭腦、很好的口才、很好的學習能力,還有很好的運氣。
為什麼你有資格被安排這麼好?因為你有福報。
包含修行也是這個樣子,假設你的福報是在於可以做大修行者,祂一樣幫你安排一個很好的血統,也許父母親對於佛法都非常地認真長期修為,所以就遺傳給你了。
其實這個地府都可以安排的,而這麼多的身體、這麼多的肉身,你可以得到哪一個肉身,這個都跟你前世的福報有關係。
所以要改變命運要靠自己現在的努力,才能改變未來的果報,我們要非常地努力,因為現在要種善因嘛,以後才能夠得善果。
諸法無我:成功是很多因緣條件的加總
而且我們要有一個準確的觀念,就是我們佛法常常提到的「諸法無我」,你要了解很多事情的成功,不是只有你一個因緣條件,是很多因緣條件加起來才造成你的成功。
所以你不管在人生的哪個環境,你都要很謙虛,你很謙虛比較容易討人喜歡,對於你累積福報更有幫助。
反之,你因為現在的成功,你覺得你頭腦比別人好、口才比別人好、學技術的能力、考證照的能力比別人好,你就有那個有點傲慢的態度,那這麼好的福報就被你的傲慢糟蹋掉了嘛!
你如果把傲慢換成謙虛,不就有很多人會欣賞你嗎?會靠近你,所以福報可以帶來福報,可是如果你不謙虛的話,就帶來了反向的力量嘛!
如果不知道努力,這一生只能隨著因緣果報流轉,所以不相信因果也是很可怕的,你不相信因果真的很可怕,你就會不知道為未來種善因。
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,現在就要從惜福、修福做起。惜福是不浪費嘛,很珍惜現有的,修福就是你真的要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佈施,你要練習去佈施,你這樣子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引用金剛經解義
內除貪愛,外行佈施,內外相應,獲福德無量,見人作惡,不見其過,自性不生分別,是名離相,依教修行,心無能所,即善法。
—金剛經解義
貪愛不除則佈施內外不相應,福報會打折扣
剛剛唯覺老和尚提到,從善法長期地薰修,才會帶來福報、福德,我們用金剛經解義來解釋這兩個字,什麼是善法?內除貪愛,外行佈施,內外相應,獲福德無量。
所以福德無量不止是佈施而已,還有一個內除貪愛,內外相應,獲福德無量。
內除貪愛,貪愛財、氣、酒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貪愛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就是肉體感官的享受,追求這些美好的環境事物。
身體的觸摸的感覺、視覺的感覺、聽覺的感受,我們一生都在忙著這個東西,肉體感官的享受。你要除掉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或者是我們講除掉財、氣、酒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貪愛。
也就是說,你要怎麼修福德?福德不是只有做服務兩個字而已,內除貪愛四個字非常地重要,這就是掃心地這條歌所揭露的一個原理。
掃地不掃心地就空掃地,你都沒有蛻變哪!還是這麼貪愛財、氣、酒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還是這麼貪愛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。
那這個時候你的佈施就內外不相應,你的福德它打折扣的啊!搞不好還沒有福德咧,因為你在做志工的時候跟人家吵架、跟人家鬥鬥鬧鬧,搞得一大堆的恩恩怨怨,福報還沒有,先起禍端。
修道人對七賊、五欲必須適可而止
所以說怎麼樣擴大自己的福德、福報?內除貪愛非常地重要,修道人,你不斷五欲、不斷對七賊的貪愛,不可以的。
大家要有一個禪定的功夫,財、氣、酒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不是不能碰,而是你要適可而止。
睡也是,睡就是休閒娛樂嘛、安逸的生活,你不能過度地享受安逸。食也是啊,當然可以吃啊,你不能過度啦!所以這個叫做貪愛,也就是說是一種失控。
你整天想去當志工,可是你內在的貪愛很深,沒有化掉、沒有放下、沒有淡化掉,這叫內外不相應,你未必會獲得很多的福德喔!
還沒有見性,不要任意分別論斷
善法的薰修啊,金剛經解義解得非常地清楚,還有見人作惡、不見其過,自性不生分別。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佛門常常講的,不要再批評論斷嘛!
「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莫論人非」,這個是在常養大家廣大的度量。「見人作惡,不見其過」,這是代表一個很大的包容性和寬恕的心。
有的時候啊,大家縱然在志工服務,也會很多的爭執啦,很多的爭端哪,然後就會想到很多不好的地方。
其實我們應該是見人作惡、不見其過欸,這地方什麼意思,知道他做錯了,我們就勸勉一下就好了嘛,不要把它放在心裡頭。
然後自性不生分別,因為我們還沒有見性的人,真的不要任意地分別,很危險。
前面我們談到做人應該要胸襟、度量大一點,有的人哪,抓到別人做錯事,好像抓到什麼犯罪證據啊!這個很可怕,這叫得理不饒人,不要這樣子。
你沒有見性之前哪,不要輕易地去分別心,因為你看不清楚的。「是名離相」,離相的意思也是請大家不要都從表面去判斷事情,很多事情不像你想的那樣,這個很重要啊!
要將佛法內化、蛻變,不要變成活字典
「依教修行,心無能所」,依教修行也就是說要按照佛法,標準的佛法來修行,你不要自己亂修啊!
什麼是標準的佛法?最好不要走那個無師自通的路,很危險的,還是要跟著一群同參道友一塊同修,若是有個師父能夠引導那更好。
你自己在那邊搞啊,我們剛剛前面也提到,萬一你的福報不夠,你找的資料都會錯喔!縱然給你找對資料,你也會解釋錯喔!縱然解釋都對了,也找對資料了,旋讀旋忘。
所以最好是有同參道友一塊共修,彼此勸勉、彼此提醒,如果有個師父能夠幫我們解惑,那當然更好,這叫依教修行,心無能所。
心無能所的意思就是人去學習佛法嘛,人是主體、佛法是客體,可是你不能老是人和佛法在兩邊,要把它合而為一,這叫做沒有能所。
也就是說你所學的佛法,要在身上顯化出來,要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,現在很多修行者的弱點就在這裡,他懂很多,可是他沒有真正地做出來,你講什麼他都知道,可是他真的有蛻變嗎?有跟佛法合而為一嗎?
還是主體和客體還在分離的狀態?是不是還在分離狀態,你自己看一看這個問題。
所以說我們修行者一定要把你所知道、所學的經教也好,要體現在你的身體力行當中,要內化、要蛻變,不是只變成了一個活字典而已,那就很可惜。
我們最近講的這個雪山大師,在早期就有這個問題,他變成一個活字典,佛學大辭典,什麼都知道、很厲害,他所差的就是心無能所,他沒有把佛法內化和蛻變,沒有做出來。
即善法,善法的薰修啊,久了以後才能夠產生福德,你不照著這麼做,就表示你沒有走在善法的方向。
惡魔波旬的行動
惡魔波旬對佛陀道
瞿曇若自知
安穩涅槃道
獨善無為樂
何為強化人
—雜阿含經卷三十九
心中有獨善其身的想法,很有可能是魔王波旬
我們這裡是引用《雜阿含經卷三十九》,就是說「佛陀啊,你都已經證道了,知道這個安穩涅槃道,那麼你就獨善無為樂就好啦!何必要強化人呢?」
魔王波旬時常跟佛陀講「你度人好辛苦啊!行腳千里路啊!到處托缽乞食啊!而且很多眾生很頑梗不好教化,佛陀你好辛苦啊!唉呀,不要管他們了啦!你就獨善其身就好了嘛!你不要再去跟這些頑固的眾生接觸,佛陀我也捨不得你這麼累啊!那麼累幹什麼?無為嘛,就可以安享快樂了嘛!你不去接觸不就快樂了嘛?」
這個波旬哪,牠未必都是用很凶狠的樣子來搗蛋,牠會用很溫柔、很體貼的態度跟佛陀說話,佛陀你太累了啦!獨善其身就好啦!
無為,不要再管那些頑梗的眾生啦!那麼累幹什麼呢?這樣子你才有快樂呀,為何一定要勉強自己去度化眾生呢?這個是魔王波旬常常用的詭計,也常常用在修道人的身上。
牠對佛陀都敢下手,何況對一般的眾生,牠當然更敢下手啦!所以你只要心中有那個獨善其身的想法,你要想喔,這個念頭很可能是魔王波旬。
這是記載在《雜阿含經卷三十九》的,牠經常在鼓勵修道人,甚至於連佛陀,牠都敢去騷擾,一直鼓勵他「你就獨善其身就好了嘛!無為快樂嘛!你為什麼要背著這麼多的普度重任,讓自己這麼辛勞咧!而且最主要的這些人又很剛強難化,佛陀,我都捨不得你這麼累啊!」
佛復說偈答言
非魔所制處
來問度彼岸
我則以正答
令彼得涅槃
時得不放逸
不隨魔自在
—雜阿含經卷三十九
佛陀寧可時時嚴謹持守佛法,也不享受安逸
「大膽惡魔波旬!我,你都敢來騷擾?我不是你能夠控制的!」因為他已經證道了嘛,佛陀面對惡魔的時候是非常金剛勇猛的。
「大膽!非魔所制處,你還敢來找我啊!」他對魔是不客氣的。
「度眾生的事,你還跟我談這些幹什麼,我很明確地回答你,我就是要度眾,你說的那個自在,我才不要咧!我寧可時得不放逸,二十四小時我都不放逸。」
就是都很嚴謹持守佛法,心也很嚴謹,滴水不漏,也不會去享受那些安逸。你說的那種自在啊,那個叫做魔自在。
雜阿含經裡頭有記錄很多惡魔如何攪亂佛法,我們就引用這一段就好了。
牠會常常勸有大悲心的修行者,「你不要管那麼多事啦,你就獨善其身,獨善無為樂就好了嘛!」
佛陀告訴牠,「你那種怎麼獨善無為樂,在我來看就是魔自在嘛!我們大修行者應該走的是上面這條路,時得不放逸,二六時中、二十四小時都不放逸,很嚴謹地持守佛法,很嚴謹地看住自己的心,不要起一絲的歹念,不要起一絲的散亂。你那種自在我不要。」
修道人要非常嚴謹,避免過獨修生活、不要太享受安逸悠閒
這叫「不隨魔自在」,實際上,人生數十年,大家還是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比較好,你還沒有證阿羅漢以上啊,不要太享受悠閒時光,等拿到畢業證書,證阿羅漢以上,你再去享受悠閒人生嘛!
你還沒有拿阿羅漢證書,各位你要知道喔,魔也是一直鼓勵你,自在多好啊,不過牠的自在裡頭,是包含著獨善其身的自在,不管天下事。
凡是你心中有這種想法的,也許魔王正在對你下功夫喔!正在要求你或是勸你做一個獨善其身的人,眾生的事啊,你就不必管太多了。
不過這個佛陀非常清楚,佛陀非常威猛地跟牠講「非魔所制處」,我又不是你控制的對象,你還跟我講東講西。
所以從這句話各位就可以知道,我們修道人真的要非常地嚴謹,你要避免過獨修的生活,你一定要有同參道友互相提醒、彼此勸勉,否則牠一定會跟你講「你看度人很辛苦啦,就不要管了嘛」
結論
少一點「休閒娛樂、交際應酬、打拚賺錢、自我實現」,撥出一點時間行善佈施。
修道人要有福德,最高層天才能幫你排除邪鬼騷擾
這些惡魔對佛陀都不客氣,何況對一般的修行者?所以你在修行的過程中,為什麼一定要有福德?人家最高層天才有辦法幫你排除這些妖魔鬼怪的騷擾。
那你從來都是一個很自私的人,你不要以為,你可以先修慧不用修福喔!你不要以為可以這樣子喔!
我們再次地提醒大家,那些可以躲在古廟裡頭,躲在深山裡頭清修的大修行者,很多是在福德這一關已經過關的人。
他過關了,所以他可以自己躲起來修,有很多的大護法幫他的忙,這些妖魔鬼怪不敢靠近他。可是如果你沒有這個福報的話怎麼辦?你被這些東西圍繞住,你可能會走偏,你都不知道喔!
因為你心中就沒有古道熱腸,所以你招感而來的這些靈,可能也都不古道熱腸。
人生的煩惱不只從服務而來
實際上啊,這個提問的人談到,他因為參加服務,覺得很煩惱,其實人生的煩惱,也不只從服務而來嘛。
休閒娛樂、交際應酬、打拚賺錢、自我實現,都會有煩惱的,很多人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去實現。
各位你要記得雜阿含經裡頭所記錄的,魔王波旬很喜歡勸人獨善其身,追求自我的人生,牠很喜歡做這件事。
你有沒有可能正走在魔王波旬規劃的路上面?所以說,人生就是一種抉擇嘛,你可以少一點,少一點不是說沒有,你少一點休閒娛樂,然後撥出一點時間來行善佈施,為自己累積福報嘛。
問路家族|天有多高~燕無歇
目光所至,心之所向
生機與希望。燕無歇
雪落無聲,寒冬總會過去
我們就像燕子一樣高飛山際、大海及天空
向上一路,永不停歇!
疫情讓許多人的生活產生不一樣的變化
不管您正面臨人生什麼轉機
我們都要把平安及好兆頭持續送給您❤️
推薦實用禱告詞
★ 如果您最近運勢不佳、睡眠品質不好,
或是有被鬼壓床的困擾,
推薦您試試看循環播放驅魔禱告,
讓地藏王菩薩幫助您
驅離邪靈惡鬼騷擾。
★ 如果您的身體狀況不佳、體虛多病,
推薦您經常播放抗癌禱告,
讓地藏王菩薩幫助您
身體健康、擺脫惡疾。
★ 如果您是自營工作者,或是公司的負責人,
推薦您經常播放發財禱告,
讓地藏王菩薩幫助您
生意興隆、財運亨通、客人絡繹不絕。
*使用電腦版Youtube,可以直接在影片上按右鍵點『循環播放』
祝福您人生圓滿順利 😇